发生重大事故后因逃逸致人死亡会怎么判?
我之前开车发生了一起重大事故,当时因为害怕就逃逸了,后来听说被撞的人因为我逃逸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去世了。我特别害怕,想知道这种因为我逃逸导致人死亡的情况,法律上会怎么判刑?
展开


在我国,发生重大事故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一种性质非常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判罚标准。 首先,要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个法律概念。它指的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简单来说,就是因为肇事者跑了,被害人没能及时得到救治才去世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也就是说,如果被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法院会在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个幅度内进行量刑。不过,具体的量刑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肇事者的逃逸情节,包括是否存在故意拖延、是否采取了掩盖罪行等恶劣行为;被害人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等;以及肇事者事后的态度,是否有自首、积极赔偿等情节。 举个例子,如果肇事者在逃逸后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积极对被害人家属进行赔偿,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那么在量刑时法院可能会适当从轻处罚。相反,如果肇事者逃逸后还试图销毁证据、干扰司法机关的调查,那么可能会面临更重的刑罚。 所以,发生重大事故后,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车,积极救助伤者,并主动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这样不仅能减少被害人的伤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己的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