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经营类目不相同的产品会怎么处罚?
我开了一家小店,原本经营的是文具类商品,但为了多赚点钱,就偷偷进了一批玩具来卖。结果被相关部门发现了,说我卖的产品和经营类目不一样。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
展开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商家需要按照登记注册的经营类目开展业务。如果售卖的产品与经营类目不相同,这在法律上可能涉及超范围经营的问题。 超范围经营指的是企业或者个人超越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同时,《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六十条第四款明确,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或者经营方式从事经营活动的,视其情节轻重,予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个体工商户,如果存在超范围经营的情况,依据《个体工商户条例》和《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登记机关会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能会吊销营业执照。不过,不同地区对于超范围经营的具体处罚可能会有所差异,执法部门也会综合考虑超范围经营的情节、危害后果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处罚措施。如果商家及时认识到错误并积极整改,主动消除或者减轻危害后果,可能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