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行贿的处罚措施是什么?


单位行贿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处罚措施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要明确单位行贿罪的定义。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这里的“单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规定,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情节严重”的判断,司法实践中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行贿的数额大小、行贿的次数、行贿的对象、行贿行为造成的后果等。一般来说,行贿数额较大、多次行贿、向多人行贿、因行贿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等情况,都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关于对单位的处罚,主要是判处罚金。罚金的数额会根据犯罪情节等因素来确定,没有具体的固定标准。而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这里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通常是指在单位行贿犯罪中起决定、批准、授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领导;“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具体实施行贿行为的人员。 如果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就不再按照单位行贿罪来处理,而是依照行贿罪的相关规定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之,单位行贿不仅会使单位面临经济处罚,相关责任人也会承担刑事责任。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杜绝行贿等违法犯罪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