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工伤费用报销有哪些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工伤费用报销规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首先,关于工伤的认定是费用报销的基础。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视同工伤。
在工伤费用报销范围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 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关于报销流程,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通常,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认定为工伤后,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费用报销。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还需注意,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所以,在处理工伤费用报销时,除了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还需要关注当地的相关政策。这样才能确保工伤费用能够顺利报销,切实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打架互殴双方都要拘留吗?
怎样才算是有效婚姻?
医患纠纷该如何维权?
一审法官未对原告的事实依据进行质证是否构成程序违法?
租房证明房东签字是否有效?
五保 户住院报销标准是怎样的?
人保集团的注册资本金是多少?
社保代缴公司可靠吗?
激活了社保卡还需要激活医保码吗?
结婚登记需要什么条件和材料?
开发票的税费由谁承担?
受害者报警立案会对自己有影响吗?
居民医保密码不知道了怎么办?
住房公积金为什么突然没缴费?
积极退赃退赔在量刑中有什么情节?
非正常死亡的案件检察院能不能查到?
计算机软件侵权行为有哪些?
股东大会相关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男子要求足浴店为其洗手或截肢,赔偿责任由谁承担?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