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身份证和姓名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我想知道犯人身份证和姓名在法律上有啥规定。我有个朋友犯了事,我不太清楚他的这些信息在法律层面是怎么处理的,是可以随便公开吗?还是有啥限制?想弄明白这些规定。
展开


在我国,犯人的身份证和姓名属于个人信息范畴。从法律角度来看,个人信息是受到一定保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等。这意味着,犯人的身份证和姓名同样是他们个人信息的一部分,也受到法律的保护。 不过,当涉及司法程序时,情况会有所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在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出于侦查、起诉、审判等工作的需要,会使用犯人的身份证和姓名等信息。在司法文书公开、案件公告等情况下,也可能会公开犯人的姓名等基本信息。但这种公开是有严格程序和范围限制的,通常是为了保障司法的公正、透明和公众的知情权。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未经法律授权,不得随意获取、公开犯人的身份证和姓名等个人信息。如果违反相关规定,侵犯了犯人的个人信息权益,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甚至可能触犯刑法,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犯罪行为。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涉及未成年人犯罪,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法律会对其个人信息的公开有更严格的限制。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