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议与诉讼存在什么关系?
在法律领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分别了解一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概念。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而行政诉讼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活动。
从它们的关系来看,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其一,自由选择关系。根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大多数情况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自由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例如,某个体户对市场监管部门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他既可以向该市场监管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其二,复议前置关系。某些特定的行政行为,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比如,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 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其三,复议终局关系。在极少数情况下,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再提起行政诉讼。例如,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收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综上所述,复议与诉讼的关系较为复杂,具体适用哪种关系要根据不同的行政行为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在遇到行政争议时,当事人应当仔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维权途径。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拆迁前是否有征地补偿?
诈骗四万多块钱会怎么判刑?
夫妻婚后房产只有一方名字,离婚时会各半分割吗?
什么是非法采集人类遗传资源罪?
婚后房子过户给女方是否归女方单人所有?
身份证能不能刷医保?
办理失能老人需要什么条件?
职工社保工伤险的缴费比率是由自己调整吗?
现在起诉离婚还能分到财产吗?
被迫辞职该如何申请赔偿?
怀孕期间公司可以降薪吗?
什么是善意取得?
外观专利费申请减缓规定有哪些?
各地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审判意见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工伤大拇指受伤赔偿多少钱?
法律对残疾人投保的规定是怎样的?
两个人离婚财产需要什么程序进行公证?
独家委托该如何解除?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