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婚骗钱报警后还需要起诉吗?


当遇到骗婚骗钱的情况,报警后是否还需要起诉,这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报警和起诉的不同作用。报警是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让他们对骗婚骗钱这种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一旦警方认定对方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等犯罪,就会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犯罪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比如被判刑、罚款等。这是一种公权力介入打击犯罪的方式,其目的主要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尊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而起诉则是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返还被骗取的财物,赔偿自己遭受的损失等。这是一种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民事权益的方式。比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在骗婚骗钱的案件中,如果对方通过欺骗手段获得了你的财物,那么你就可以依据此条法律要求对方返还。 接下来分析不同情况。如果警方经过调查,认定对方的行为构成犯罪,并且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能够通过追赃挽损等方式,让你被骗的财物得到全部返还,那么从弥补经济损失的角度来看,可能就不需要再另行起诉了。但如果犯罪人将骗得的财物挥霍一空,无法全部返还你的损失,或者你除了财物损失之外,还有其他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比如因骗婚导致你精神上遭受了巨大痛苦等,那么你就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进一步赔偿你的损失。 此外,如果警方经过调查,认为对方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只是一般的民事欺诈行为,那么你就只能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比如,对方在结婚过程中,隐瞒了重大事实,导致你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给予了财物,这种情况可能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你可以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要求撤销婚姻关系,并要求对方返还财物。 总之,报警后是否起诉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关键是看通过刑事程序能否充分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如果不能,起诉可能是一个必要的补充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