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审理是否还需要给举证期限?
我有个官司之前因为一些原因中止审理了,现在要恢复审理。我想知道,恢复审理后法院还会不会再给我们举证期限啊?我有些证据还没收集全,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的规定。
展开


在法律诉讼中,恢复审理是否要给予举证期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了解举证期限的概念。举证期限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的时间限制。在这个期限内,当事人需要将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提交给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当案件恢复审理时,如果之前已经按照法律规定确定了举证期限,且当事人没有正当理由未在该期限内举证,那么一般情况下,恢复审理时不会再重新给予举证期限。例如,当事人在正常审理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收集证据,但由于自身疏忽而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恢复审理后就不能以未收集全证据为由要求重新给予举证期限。 然而,如果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中止审理期间发生了新的事实,导致当事人需要提供新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或者之前确定的举证期限因为客观原因确实无法满足当事人举证的需要,那么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重新确定举证期限。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审理。例如,在中止审理期间,相关的鉴定机构才出具了对案件有重要影响的鉴定报告,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就有理由要求重新给予举证期限。 综上所述,恢复审理是否给予举证期限没有绝对的规定,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之前举证期限的履行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合理的特殊事由等因素。当事人如果认为需要新的举证期限,应当及时向法院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