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代替被代理人实施法律行为的权利称为什么?
我最近涉及到一些委托代理的事情,有个代理人帮我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我就很好奇,代理人代替我去实施法律行为的这种权利,在法律上到底叫什么呢?我想了解清楚这方面的概念。
展开


代理人代替被代理人实施法律行为的权利被称为代理权。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代理权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概念,它是指代理人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法律行为,并使该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资格和权限。 从产生依据来看,代理权主要有两种产生方式。一是基于委托授权产生,这是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较为常见的情形。比如,你委托律师代理你进行一场民事诉讼,你与律师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在合同中明确授权律师的代理事项和权限范围,律师就基于你的委托获得了相应的代理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代理包括委托代理和法定代理。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二是基于法律规定产生,即法定代理。法定代理主要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例如,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依据法律规定,父母可以代理未成年子女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像为未成年子女办理财产登记、签订相关合同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代理权的存在是代理关系得以成立和有效进行的关键因素。代理人在行使代理权时,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活动,并且要为被代理人的利益着想,尽到勤勉和谨慎的义务。如果代理人超越代理权或者滥用代理权,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失的,代理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