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和被害人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和被害人是重要的侦查活动,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以保障询问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这些规定: 首先是询问的地点和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证人提供证言,同时保证询问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例如,在现场询问时出示工作证件,能让证人确认侦查人员的身份;而个别询问则可以避免证人之间相互影响,保证证言的真实性。 其次是告知义务。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通过告知证人法律责任,可以促使证人如实提供证言。 再者是询问方法。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以合法、正当的方式进行,不得采用暴力、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获取证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这是为了保障证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防止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进入司法程序,影响司法公正。 另外,对于未成年人证人、被害人的询问有特殊规定。询问不满十八周岁的证人、被害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在相对熟悉和安全的环境中提供证言。 最后,询问应当制作笔录。询问笔录应当交证人、被害人核对,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他宣读。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证人、被害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证人、被害人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侦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证人、被害人请求自行书写证言的,应当准许。必要的时候,侦查人员也可以要证人、被害人亲笔书写证言。这样可以保证询问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诉讼活动提供可靠的证据。 总之,侦查人员在询问证人和被害人时必须严格遵守上述规定,以确保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证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