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过程中撤回部分诉讼请求有什么规定?
我正在打一场官司,在诉讼过程中,我觉得部分诉讼请求可能不太合理或者证据不足,想撤回这部分请求,但又不清楚具体的规定。想问下在法律上,诉讼过程中撤回部分诉讼请求有啥要求和限制吗?
展开


在诉讼过程中,撤回部分诉讼请求是当事人对自身诉讼权利的一种处分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规定: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撤回部分诉讼请求就是当事人主动放弃对部分诉求的主张。这一行为体现了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自主性,但同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这为当事人撤回部分诉讼请求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撤回部分诉讼请求。 一般来说,当事人撤回部分诉讼请求,应当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但在实践中,书面申请更为常见和规范。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其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撤回部分诉讼请求是否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是否存在被胁迫、欺诈等情形;以及撤回该部分请求是否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法院经审查认为当事人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会裁定准许撤回部分诉讼请求。一旦裁定准许,这部分诉讼请求将不再进入后续的审理程序。而如果法院认为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例如撤回部分请求可能会导致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损,或者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法院则会裁定不准许撤回。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撤回部分诉讼请求后,当事人通常不能就该部分请求再次起诉,除非有新的事实和理由。这是为了维护诉讼程序的稳定性和司法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当事人在决定撤回部分诉讼请求时,应当谨慎考虑,权衡利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