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证人出庭作证有哪些规定?

我有个朋友涉及一个民事案件,法院通知我去出庭作证。我不太清楚证人出庭作证有啥规定,比如要提前做什么准备,出庭有啥注意事项,要是我不愿意去行不行。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详细规定。
展开 view-more
  • #证人作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证人出庭作证在司法审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法庭查明事实真相,保证司法公正。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规定。 首先,关于证人的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这意味着,只要是了解案件情况且能够清晰表达自己想法的人,都可能被要求作为证人出庭。比如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中,知晓合同签订过程的员工就有资格作为证人。 其次,证人出庭的申请程序。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有必要让证人出庭作证,就会通知证人。例如在一个侵权案件中,原告发现某个路人目睹了侵权行为,就需要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向法院申请该路人出庭作证。 再者,证人出庭的费用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的,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当事人没有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垫付。这保障了证人的合法权益,不会因为出庭作证而遭受经济损失。 另外,证人出庭后的权利和义务。证人在法庭上有如实陈述的义务,必须保证所提供的证言真实、客观。如果故意作伪证,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证人也有获得保护的权利。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最后,如果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这里的“确有困难”包括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等情形。比如一位年迈的老人知晓案件情况,但因身体原因无法到法庭现场,就可以经法院许可通过书面证言等方式提供证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