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保和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是多少?
农村医保也就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它主要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居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职工医保则是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后,职工享受的医保待遇。
在门诊报销方面,城乡居民医保一般设置了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起付标准就是说看病花费要达到一定金额后,医保才开始报销。不同地区的起付标准不一样,有的可能是几十元,有的可能上百元。报销比例通常在50% - 70%左右。比如在某地区,门诊起付标准是50元,报销比例是60%,如果你看门诊花了200元,那么可以报销的金额就是(200 - 50)× 60% = 90元。依据《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各地要合理确定城乡居民医保门诊保障水平。
职工医保门诊报销比例相对较高一些,起付标准也因地区而异。一般来说,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能达到70% - 90%。例如,某职工在基层医院看门诊,起付标准是100元,报销比例是80%,他花费了300元,可报销金额就是(300 - 100)× 80% = 160元。这是根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执行的。
在住院报销方面,城乡居民医保对于不同等级的医院,报销比例有所不同。通常在基层医院报销比例较高,可能达到80% - 90%;在县级医院可能在70% - 80%;在市级及以上医院可能在50% - 70%。并且也有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以某地区为例,在 乡镇卫生院住院,起付标准是200元,报销比例90%;县级医院起付标准500元,报销比例80%。
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一般也与医院等级有关,基层医院报销比例能达到90% - 95%,县级医院在85% - 90%,市级及以上医院在80% - 85%左右。同时也有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依据《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确定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