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人的范围有哪些?
我想走自诉程序维护自己权益,但不清楚哪些人能作为自诉人。我遇到了一些纠纷,觉得符合自诉的条件,可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属于能自诉的范围,所以想了解下法律规定的自诉人范围到底有哪些。
展开


在法律领域中,自诉是指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那么,自诉人的范围究竟包括哪些呢? 首先,被害人是最常见的自诉人。被害人是指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其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当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被害人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比如,在一些轻微的故意伤害案件中,如果被害人的身体受到了伤害,他就可以作为自诉人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 其次,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成为自诉人。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被害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通常包括被害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当被害人是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时,他们无法亲自进行诉讼活动,其法定代理人就可以代其行使自诉权。这一规定是为了保护这些特殊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的诉求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 最后,被害人的近亲属在特定情况下也能作为自诉人。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根据法律规定,当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时,其近亲属有权提起自诉。这是因为被害人死亡后,无法再行使自己的权利,而其近亲属与被害人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赋予他们自诉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助于打击犯罪行为。 总之,自诉人的范围主要包括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的被害人近亲属。了解这些范围,有助于当事人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地选择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