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三无产品构成什么罪


销售三无产品不一定必然构成犯罪,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首先,我们得清楚什么是三无产品。一般来说,三无产品指的是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来路不明的产品。另一种说法是无生产厂名,无生产厂址,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要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等一系列信息 。销售三无产品的行为首先是违法的。 如果销售三无产品情节严重,可能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达到一定销售金额会面临不同刑罚: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也就是说,当销售的三无产品存在掺杂、掺假等以次充好等情况且销售金额达到法律规定标准时,就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但如果只是单纯销售标识不全的三无产品,未达到上述犯罪标准,一般会面临行政处罚,比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相关概念: 销售伪劣产品罪: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标准而构成的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