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轻伤共同犯会怎么判?


在法律中,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共同犯罪的判决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故意伤害,指的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当这种伤害达到轻伤的程度时,就会触犯我国刑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里的“轻伤”是有明确法律界定的,需要依据相关的人体损伤鉴定标准来确定,一般由专业的法医进行鉴定。 对于共同犯罪,它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故意伤害轻伤的共同犯罪中,各犯罪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处罚也会有所差异。共同犯罪人通常分为主犯、从犯等。主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比如在故意伤害案件中,组织、策划伤害行为,或者直接实施伤害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也就是说,主犯要对整个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可能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幅度内,按照较重的刑罚进行处罚。 从犯则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比如在故意伤害现场,为实施伤害行为的人提供工具、望风等帮助的人。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具体的从轻、减轻程度,要根据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来确定。例如,如果从犯只是在旁边起到了一定的助威作用,没有直接参与伤害行为,可能会被判处拘役或者管制,甚至有可能免除刑事处罚。 此外,法院在量刑时还会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犯罪人的认罪态度,如果犯罪人在案发后能够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还有犯罪人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取得被害人的谅解等。如果犯罪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经济损失,并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书,法院在量刑时也会酌情从轻处罚。 综上所述,故意伤害轻伤共同犯的判决要综合考虑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认罪态度、赔偿情况等多种因素,依据法律规定进行量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