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与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是怎样的?


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市因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发展演变中,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即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表现出“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特征,这一制度安排在早期起到了推动资本市场起步和发展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的弊端逐渐显现。 股权分置造成了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利益追求的不一致。非流通股股东更关注资产净值的增减,而流通股股东则更关心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这种利益的不一致,使得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容易导致大股东损害小股东的利益。 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则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变化,提高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中国的股票发行制度经历了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注册制改革的过程。 审批制是一种带有较强行政色彩的股票发行管理制度。在审批制下,企业发行股票的规模、发行时间等都由政府部门严格控制。这种制度在资本市场发展初期,有助于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但也存在行政干预过多、市场效率低下等问题。 核准制是介于审批制和注册制之间的一种股票发行制度。在核准制下,证券监管机构对企业的发行申请进行实质性审查,判断企业是否符合发行条件。核准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行政干预,但仍然存在审核周期长、审核标准不透明等问题。 注册制改革是当前中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的方向。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证券监管机构只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进行形式审查,而将企业的投资价值判断交给市场。注册制改革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股权分置改革和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例如,《证券法》规定了证券发行的条件、程序等内容,为股票发行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框架。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和股票发行制度改革,中国资本市场将更加成熟和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