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现最牛钉子户,房屋拆迁纠纷该如何解决?


房屋拆迁纠纷是指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人、被拆迁人以及相关利害关系人之间因拆迁补偿、安置等问题产生的争议。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解决房屋拆迁纠纷的途径和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是协商解决。协商是解决纠纷的首选方式,双方可以直接面对面沟通,就拆迁补偿、安置等问题进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能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所以,双方可以依据此条例进行友好协商,达成补偿协议。 若协商不成,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被拆迁人对拆迁补偿、安置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复议机关会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通过行政复议,有可能改变或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被拆迁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或者对拆迁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行政诉讼中,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如果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纠纷,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例如拆迁人与被拆迁人达成补偿协议后,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并承担违约责任。 总之,在遇到房屋拆迁纠纷时,被拆迁人要保持冷静,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拆迁公告、补偿协议、沟通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证明自己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