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存根出票日期需要大写吗?

我公司在使用支票进行交易,在填写支票存根的出票日期时,不太确定是否要大写。平时开发票等日期都是小写的,但支票感觉比较特殊,我怕填写错误影响支票的效力或者给财务流程带来麻烦,所以想问问支票存根出票日期到底需不需要大写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探讨支票存根出票日期是否要大写之前,我们先区分一下支票存根和支票正联的概念。支票正联是交给收款方用于支取款项的重要凭证,而支票存根则是出票方留存,用于记账等内部财务处理的凭据。


对于支票正联的出票日期,根据《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规定》,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这是为了防止变造票据的出票日期,保障票据交易的安全。例如,将“壹月”写成“壹拾壹月”就会改变票据的支付时间,可能造成财务风险。所以在填写支票正联时,出票日期如“2025年2月7日”,要写成“贰零贰伍年零贰月零柒日”。


然而,对于支票存根的出票日期,并没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必须大写。支票存根主要是企业内部进行财务管理和核算的依据,它的填写规范更多是从企业自身财务管理的便利性和准确性出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习惯来决定出票日期是大写还是小写。只要能清晰、准确地记录相关信息,保证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即可。


不过,为了保持与支票正联在格式上的一致性和严谨性,许多企业会选择和正联一样将出票日期大写。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减少财务人员的混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所以,虽然法律未强制要求支票存根出票日期大写,但企业从自身管理角度出发,大写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做法。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为什么支票可以没有收款人?

我最近接触到支票,发现有的支票上居然没有填写收款人。我不太明白,一般来说交易不都得有明确的收款方吗,这支票为什么能没有收款人呢?这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有什么依据和道理呀?

支票开好了一般多少天会作废?

我收到了一张支票,但是一直没去处理。我不太清楚这张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担心放久了会作废。想了解一下,从支票开具日期开始算,一般过多少天它就不能用了呢?

支票的检查重点是什么

在日常的经济往来中,经常会涉及到支票的使用。我有时候会收到别人给的支票,但是不太清楚该怎么检查。想了解一下在接收支票时,都有哪些重点需要检查呀,要是没检查好出了问题就麻烦了。

公司开的支票开了两个月是否还能用?

我收到了公司开的一张支票,当时没当回事就放起来了,今天收拾东西才发现,一看日期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我不太懂这方面的事儿,想问下这张支票现在还能不能用啊?会不会过期作废了?

会计凭证中的数字书写方式有什么规定?

我刚从事会计工作不久,在填写会计凭证时,对数字的书写规范不太清楚。担心写错会带来麻烦,想了解一下在会计凭证里,阿拉伯数字、大写数字等书写都有哪些具体规定,希望能详细了解相关要求。

金额大写在什么情况下要加零?

我在填写一些涉及金额的票据、合同等文件时,对金额大写加零的规则不太清楚。有时候不确定什么时候该加零,什么时候不用加,怕写错影响文件的有效性。所以想了解一下金额大写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要加零。

收据一定要盖章才有效吗?

我收到了一张收据,但是上面没盖章。我有点担心这张收据有没有法律效力。如果之后因为这个交易出了问题,没盖章的收据能不能作为有效的凭证呢?我想知道收据是不是必须盖章才有效。

支票过期后是否还具备追索权呢?

公司业务往来中常使用支票结算,有时因疏忽等导致支票过期。想知道过期支票在不同情况下,持票人能否行使追索权,具体的时间限制和相关规定又是怎样的。

收据应该用财务章还是公章?

我在处理一些业务时会涉及开收据,但是不太清楚收据上应该盖财务章还是公章。如果盖错章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呀?我就想搞明白这两者到底该怎么用,希望懂法律的朋友给我讲讲。

支票破损是否会被视为作废?

我手里有一张支票,不小心给弄破损了,现在很担心这张支票是不是就不能用了,会被当作作废处理。我不太清楚法律上对于破损支票是怎么规定的,想问问这种情况下支票到底还算不算有效呢?

出票行为无效时,票据是否有效?

我在处理一些票据相关事务时,遇到了出票行为无效的情况,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票据到底有没有效力。我想了解在不同情形下,比如出票人签章不符合规定或者出票行为实质要件欠缺等,对票据效力的具体影响。

签发空头支票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票据相关的事务,碰到了签发空头支票的相关问题。不太清楚具体的处罚标准是什么,比如处罚的金额范围、是否涉及刑事责任等,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转账支票不可以开给个人是真的吗?

我收到一张转账支票,开票方说转账支票不能开给个人,这张票可能无效。我不太懂,想问下转账支票到底能不能开给个人呀?要是可以开,有啥规定和流程不?

支票的持票人是否能够享有追索权呢?

在日常经济往来中,经常会涉及到支票的使用。有时候会遇到支票付款出现问题的情况,比如付款人拒绝付款等。这时候就想知道,持票人能不能向相关方去主张自己的权利,也就是是否享有追索权,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行使这种权利呢?

票据行为究竟是不是要式行为呢?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经常会涉及到票据的使用,比如商业汇票、支票等。但对于票据行为在法律上的性质不太清楚,特别是它是否属于要式行为存在疑惑。想了解具体判断依据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相关要点。

支票的追索权具体是从什么时间开始计算呢?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涉及支票使用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支票权利的问题,特别是支票追索权的起始计算时间不太明确。想详细了解一下不同情况下,比如持票人对前手以及对出票人的追索权,分别是从何时开始计算的,以便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准确维护自身权益。

金额和收款人名称是否可以由出票人授权补记?

我在处理一张票据时,发现票据上金额和收款人名称都空着。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金额和收款人名称能不能由出票人授权我进行补记呢?我担心随意补记会导致票据无效或者产生其他法律问题,希望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支票的持票人是否拥有追索权呢?

在日常经济往来中,经常会涉及到支票的使用。有时候可能会遇到支票无法顺利兑现的情况,就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持票人能不能行使追索权。具体想了解支票持票人行使追索权的条件以及相关法律依据等方面的内容。

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是怎样规定的?

我在商业活动中,涉及到商业承兑汇票出票的环节。不太清楚出票人有什么要求,需要记载哪些事项,以及出票后有什么后续影响等,想了解商业承兑汇票出票的具体规定和注意要点。

借条中“万”的大写有必要吗?

我最近要写借条,涉及金额有万这个单位,不太清楚大写“万”有没有必要写。担心不写大写会有风险,写了又觉得麻烦,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借条里“万”的大写是不是真的有必要,对保障双方权益有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