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固定资产是否应列入总支出?

我在做公司财务报表时,对固定资产是否要列入总支出不太确定。公司新购置了一批设备,这属于固定资产,在统计总支出时,不知道该不该把它们算进去。我想了解在法律层面上,固定资产到底要不要列入总支出,该怎么处理才符合规定。
展开 view-more
  • #固定资产
  • #总支出核算
  • #固定资产折旧
  • #会计准则
  • #税法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固定资产是否列入总支出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固定资产和总支出这两个概念。 固定资产,指的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像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等都属于固定资产。而总支出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和费用。 从会计核算和法律规定的角度来看,固定资产在初始购置时,其支出并不是一次性全部计入当期总支出的。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在购置固定资产时,这笔支出会形成企业的一项资产,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科目下。 不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磨损、消耗等原因而逐渐失去其价值,这就涉及到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的价值会通过折旧的方式,分期逐步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成为总支出的一部分。例如,一台设备价值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折旧,那么每年就会有1万元的折旧额计入当年的成本费用,作为总支出的一部分进行核算。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在购置时不会一次性列入总支出,而是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通过折旧分期计入总支出。这样的处理方式,既符合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也与相关法律规定相一致。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