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滞纳金需要计提吗?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遇到滞纳金的问题。公司因为某些费用缴纳延迟产生了滞纳金,不清楚在财务处理上,这个滞纳金需不需要计提。我担心处理不当会影响财务报表和税务申报,想知道从法律和财务规定的角度,滞纳金到底要不要计提呢?
展开 view-more
  • #滞纳金
  • #会计计提
  • #权责发生制
  • #收付实现制
  • #财务处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滞纳金是否需要计提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滞纳金和计提的概念。滞纳金是指行政机关对不按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相对人,课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的方法,目的是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属于行政强制执行中执行罚的一种具体形式。而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 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是否计提滞纳金取决于企业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如果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当滞纳金已经发生,也就是企业已经有支付滞纳金的义务时,就需要对滞纳金进行计提。比如企业因为未按时缴纳税款产生了滞纳金,在税务机关确定了滞纳金金额后,虽然还未实际支付,但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就应该在当期计提这笔滞纳金。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这表明只要发生了未按时纳税的行为,就产生了缴纳滞纳金的义务。从法律层面上看,企业有义务准确核算和记录因未履行法定义务而产生的费用,计提滞纳金有助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如果企业采用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计算本期盈亏的会计处理基础。在收付实现制下,只有在实际支付滞纳金时才会确认为费用,而不需要提前计提。不过,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所以大多数企业在处理滞纳金时是需要进行计提的。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