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犯罪是否应该降低年龄?

我看到现在有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很恶劣,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可法律上对未成年人有一定的保护,犯罪年龄限制好像也比较高。我就想问问,为了让法律能更好地约束未成年人的行为,是不是应该降低未成年犯罪的年龄呢?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未成年犯罪是否应该降低年龄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首先,要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刑事责任年龄,就是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有明确的划分。其中,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被称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不满十二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此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未成年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案例,这引发了大家对于是否应该降低未成年犯罪年龄的讨论。支持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化,未成年人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广泛和复杂,他们的心智成熟度可能比过去有所提前。一些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如果不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能会让法律无法有效威慑和制裁这些行为,也难以给受害者及其家属一个公正的交代。 然而,反对者也有充分的理由。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法律设置刑事责任年龄,本身就是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给予他们一定的保护和教育机会。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能会使更多的未成年人进入司法程序,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不能仅仅依靠刑罚,更应该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的结果。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至十二周岁,这体现了法律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的动态调整。这种调整既回应了社会对于严重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关注,又保持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原则。所以,是否要进一步降低未成年犯罪年龄,需要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受害者权益和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间进行谨慎权衡,不能简单地做出决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