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到底要不要进行赔偿?
我开车的时候不小心和另一辆车发生了碰撞,现在对方要求我进行赔偿。我心里有点纠结,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不该赔。我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来说,发生交通事故后到底要不要进行赔偿呢?
展开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是否需要进行赔偿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判断。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就是侵权责任。侵权责任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错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那这个人就需要对受到损害的人进行赔偿。在交通事故里,如果一方的过错导致了事故发生并使对方遭受了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那么有过错的这一方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八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也明确指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如果在交通事故中你存在过错行为,比如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超速行驶等,导致了对方的损失,那么按照法律规定你是需要进行赔偿的。但要是事故的发生不是因为你的过错,而是对方的原因造成的,那么你就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当然,具体的责任认定需要由交警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双方的陈述以及相关证据等来进行判断,并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此作为确定赔偿责任的重要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