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我最近签了份合同,心里有点不踏实,担心合同会无效。我不太懂法律,就想知道在咱们国家的法律里,合同无效的情形都有哪些呢?这样我也能对照 看看自己签的合同有没有问题。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合同无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意味着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同无效情形: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简单来说,如果签订合同的一方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那么他们签订的合同就是无效的。因为这些人在法律上不具备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无法对合同的内容和后果有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其次,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为了逃避债务,双方签订一份虚假的买卖合同,表面上把财产卖出去,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交易意图,这种合同就是无效的。这是因为合同应该是双方真实意愿的表达,如果是虚假的意思表示,就违背了合同的本质。
再者,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例如,某些行业有特定的准入门槛,如果签订的合同涉及的业务违反了这些强制性的准入规定,那么合同就是无效的。同时,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是无效的。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合同不能违背社会的基本道德和公共利益,否则也不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