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哪些情形下当事人应该保护现场并报警?

我前几天开车在路上,和另一辆车发生了点小刮擦。当时情况有点懵,不太确定这种情况要不要保护现场然后报警。我想知道,到底在哪些情形下,当事人是必须要保护现场并报警的呢?怕自己处理不当惹上麻烦。
展开 view-more
  • #事故报警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时,会不清楚是否需要保护现场并报警。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哪些情形当事人应该这么做。 首先,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涉及人员伤亡的事故往往后果比较严重,可能涉及到医疗救治、责任认定以及后续的赔偿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保护现场能够让交警更准确地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从而做出公正的责任认定。比如,两车相撞导致有人受伤,这时就必须保护好现场,等待交警来处理。 其次,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一是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没有有效的驾驶证意味着驾驶人不具备合法驾驶机动车的资格,这种情况下发生事故,可能会涉及到无证驾驶的违法行为,需要交警介入处理。例如,小明没有驾驶证却开着朋友的车出了事故,就应该保护现场并报警。二是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酒驾和服用管制药品后驾驶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交警会对驾驶人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存在违法行为。比如,小张在聚会后喝了酒开车,发生事故后就必须报警。三是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无号牌或者使用假号牌的机动车上路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发生事故后更需要交警来查明车辆的真实情况和责任归属。四是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如果车辆因为事故损坏无法移动,保护现场可以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方便交警进行勘查和处理。五是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当有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时,可能存在逃逸的嫌疑,为了维护受害者的权益和准确认定事故责任,当事人应该立即报警。六是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这种情况下涉及到故意制造事故的违法行为,需要警方来进行调查和处理。 总之,当遇到上述这些情形时,当事人一定要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警,以确保事故能够得到妥善处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