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企业营业收入该怎么做账?


小规模企业营业收入的做账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做账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些基本的会计概念。营业收入指的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对于小规模企业来说,常见的营业收入来源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 在做账前,需要明确小规模企业增值税的征收方式。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通常为3%(疫情期间有优惠政策)。 当企业取得营业收入时,账务处理一般如下: 如果是销售商品取得收入,假设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含税销售额为10300元。首先要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1 + 征收率)。这里征收率为3%,所以不含税销售额 = 10300÷(1 + 3%) = 10000元,增值税额 = 10000×3% = 300元。 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10300元;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元;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300元。 如果是提供劳务取得收入,账务处理原理相同。假设企业提供一项劳务,取得含税收入5150元,不含税收入 = 5150÷(1 + 3%) = 5000元,增值税额 = 5000×3% = 150元。账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5150元;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元;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150元。 在缴纳增值税时,如果企业符合税收优惠政策,如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免征增值税。此时,将“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转入“营业外收入”。比如上述销售商品例子中,如果符合免税条件,账务处理为: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300元;贷:营业外收入300元。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小规模企业在做账时,必须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总之,小规模企业营业收入做账需要准确计算收入和增值税额,按照规定的账务处理方法进行记录,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