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收入怎么做分录?
我是一家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会计新手,在处理收入分录这一块不太懂。不知道该依据什么规则来做分录,也不清楚具体的步骤是怎样的。怕做错影响财务数据,想知道小规模纳税人收入分录到底该怎么做。
展开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规模纳税人的概念。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这里说的会计核算不健全,就是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收入分录的处理,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在确认收入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税收法规,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一般的分录是: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同时贷记“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科目。这是因为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不涉及进项税额抵扣的问题。 举例来说,如果一家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商品取得收入 10300 元(含税),增值税征收率为 3%。第一步,先计算不含税销售额,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 = 含税销售额÷(1 + 征收率),即 10300÷(1 + 3%) = 10000 元,增值税额 = 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 = 10000×3% = 300 元。那么分录就是:借:银行存款 103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300。 当小规模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季度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免征增值税时,分录又有所不同。在确认免征时,要将“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转入“营业外收入”或“其他收益”科目(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用营业外收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用其他收益)。接上例,如果该企业符合免税条件,分录为: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300;贷:营业外收入(或其他收益)300。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