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报税后当月分录该怎么写?


在解答小规模纳税人报税后当月分录怎么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几个关键概念。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而会计分录呢,就是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 小规模纳税人涉及的常见税种有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下面分别来说说这些税种报税后当月分录的写法。 首先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通常为3%(疫情期间有优惠政策)。当确认收入时,分录为: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当申报缴纳增值税后,分录为: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这里的“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是一个负债类科目,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比如,某小规模纳税人当月实现含税收入10300元,征收率为3%,那么不含税收入 = 10300÷(1 + 3%) = 10000元,增值税 = 10000×3% = 300元。确认收入时的分录就是:借:银行存款 103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300。缴纳时: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300;贷:银行存款 300。 接着是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这两个税种是以增值税为计税依据的。假设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当计算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时,分录为: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 -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税费 - 应交教育费附加。缴纳时,分录为:借:应交税费 -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税费 - 应交教育费附加;贷:银行存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相关教育费附加规定,企业在缴纳增值税的同时需要缴纳这两个附加税。比如,上面例子中缴纳了300元增值税,那么城市维护建设税 = 300×7% = 21元,教育费附加 = 300×3% = 9元。计算时的分录:借:税金及附加 30;贷:应交税费 -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1,应交税费 - 应交教育费附加 9。缴纳时:借:应交税费 -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1,应交税费 - 应交教育费附加 9;贷:银行存款 30。 除了上述常见税种,小规模纳税人可能还会涉及企业所得税等。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在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分录为: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缴纳时:借:应交税费 - 应交企业所得税;贷:银行存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计算和缴纳企业所得税。总之,小规模纳税人报税后当月分录的编写要根据不同税种和实际业务情况来准确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