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大体有哪些?


社会保障筹资模式是指国家或社会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方式和途径,不同的模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筹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当期的社会保障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社会保障支出,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时期储备资金。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能够根据需求及时调整缴费率,保证社会保障待遇的按时支付。同时,它可以实现代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体现了社会互助的精神。不过,现收现付制也存在一些缺点,它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较为敏感,如果人口老龄化加剧,缴费人数减少,领取待遇人数增加,就可能导致社会保障基金收支失衡。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中的社会统筹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征收和支付原则,保障了现收现付制的实施。 完全积累制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的筹资模式。也就是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或参保期间,按照一定的标准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并将所缴纳的费用积累起来,形成个人账户。到退休或需要享受社会保障待遇时,以其个人账户的积累额作为支付的依据。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形成较为稳定的资金储备,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同时,它强调个人的责任和自我保障,激励劳动者积极缴费。但完全积累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较大,如果投资不善,可能会导致基金贬值。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部分就采用了完全积累制。相关法律法规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和运营进行了规范,确保基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部分积累制则是结合了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特点。它将社会保障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采用现收现付制,用于满足当前的社会保障支出需求;另一部分采用完全积累制,为未来的社会保障支出进行储备。这种模式既可以保证当前社会保障待遇的支付,又能为未来的风险做好准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部分地区和项目采用了部分积累制。相关政策法规对部分积累制的实施进行了引导和规范,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