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打他人罪名成立的标准是什么?
我和人起了冲突,推搡中打了对方几下,对方说要告我殴打他人。我很担心,想知道在法律上,殴打他人罪名成立的标准到底是怎样的,是只要动手就算,还是有其他条件?
展开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殴打他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治安管理层面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这里的“殴打他人”,指的是行为人公然实施的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打人行为。行为方式一般采用拳打脚,或者使用棍棒等器具殴打他人。只要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了殴打他人的行为,不论其是否造成被侵害人受伤,即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比如两个人在街头发生口角后,其中一人动手打了对方几拳,即便对方没有明显的伤势,打人者也可能会面临治安处罚。 如果殴打他人的行为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就可能触犯刑法,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判断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关键在于伤害后果是否达到轻伤以上程度。这需要依据专业的伤情鉴定机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鉴定。例如,因打架导致对方骨折,经鉴定为轻伤,那么打人者就可能被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殴打他人行为的认定,还会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行为的起因、手段、场合等因素。比如,在互殴的情况下,双方都有伤害对方的故意;而在正当防卫中,行为人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实施的反击行为,与故意殴打他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