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取财政资金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在一家企业工作,最近听说有人套取财政资金被查了。我想了解下,到底套取多少钱或者达到什么情况,就会被立案呢?我担心公司在这方面存在风险,所以想搞清楚具体的立案标准。
展开


套取财政资金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立案标准。 首先,从法律定义上来说,套取财政资金指的是通过虚报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财政资金的行为。这种行为侵害了国家财产权益,扰乱了财政资金的正常分配和使用秩序。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存在以下立案情形。如果个人进行贪污套取财政资金,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应当以贪污罪立案追究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如果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即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达到相应标准就会被立案。《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此外,在涉及单位套取财政资金方面,如果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私分国有资产罪立案,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数额较大是指累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