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报警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我遇到了一起经济纠纷,涉及一笔不小的资金。对方一直拖着不还钱,我想报警处理,但又不清楚报警立案得符合啥标准。我就想知道,到底达到什么条件,警方才会对经济纠纷进行立案呢?
展开


经济纠纷指的是平等主体之间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权益争议,比如合同纠纷、借贷纠纷等。对于经济纠纷报警立案的标准,要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在民事经济纠纷里,报警通常不是解决问题的首要途径,因为这一般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不过,要是经济纠纷里存在诈骗、合同诈骗等犯罪行为,就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就构成诈骗罪。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也就是说,当诈骗金额达到这个标准时,公安机关可能会立案侦查。 对于合同诈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按照相关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会立案追诉。 此外,经济纠纷中涉及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犯罪行为,也有相应的立案标准。例如职务侵占罪,根据相关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六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