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隐私权侵权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最近遇到了点事儿,感觉自己的隐私好像被侵犯了,但又不太确定。想具体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判定一个行为是不是构成隐私权侵权,它的标准到底是啥呢?是只要我觉得隐私被侵犯就算,还是有更明确规范的判断准则呀?
展开 view-more
  • #隐私侵权
  • #侵权标准
  • #隐私保护
  • #民法规定
  • #侵权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隐私权侵权认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 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简单来说,就是这种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或者社会公德,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果有人违反了这个规定去做了相关行为,那就可能具有违法性。 其次,要有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呢,包含私人生活安宁以及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损害事实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等情况。像未经同意私自进入他人住宅,这就侵入了他人的私密空间;又或者把别人不愿公开的私密信息传播出去,这都属于损害事实。 再者,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要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有了那个违法的行为,才导致了隐私被损害的结果。比如有人非法安装摄像头监视他人,使得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被打破,这种监视行为和私人生活安宁被破坏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 最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主要是故意,即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侵害他人隐私权,却希望或放任该种结果的发生。不过在某些情况下,过失也可能构成侵权。 相关概念: 隐私权: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 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预见侵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过失是因疏忽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避免侵害后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