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与协定在我国是怎样的情况?
我不太清楚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协定在国内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比如在法律适用上,和国内法有啥关系,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国际条约与协定又会怎么影响我们,希望了解一下相关内容。
展开


在我国,对于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与协定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适用方式。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国际条约与协定的概念。国际条约是指两个或以上国家之间,或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为了确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协定则通常是指政府之间或政府部门之间就某一具体事项达成的协议。 在法律适用方面,我国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处理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虽然我国宪法没有对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但在一些具体的部门法中有相关体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这体现了在民事领域,当国际条约与国内法规定不一致时,优先适用国际条约,但对于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则不适用。 另外,在一些其他法律领域也有类似的规定。比如在知识产权领域,我国加入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等国际条约,在相关知识产权案件的处理中,如果国内法规定与国际条约有冲突,会优先适用国际条约。这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国际秩序和国家形象。 同时,对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与协定,在国内并不是直接自动适用的。有些情况下需要通过国内立法将国际条约的内容转化为国内法,然后才能在国内实施。这是为了保证国际条约与国内法体系的协调统一,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 总之,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与协定在国内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法律适用上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并且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实施方式,以确保既能履行国际义务,又能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