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四要件中的主体是什么?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了解到刑法有四要件,但对其中主体这一要件不太明白。想知道刑法四要件里的主体具体指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和规定,在实际的犯罪认定中主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刑法四要件是认定犯罪是否成立的重要依据,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之一。简单来说,犯罪主体就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或者单位。 犯罪主体可以分为自然人和单位两类。 对于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个人。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是判断自然人是否能成为犯罪主体的关键因素。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能力则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例如,有些精神病人发病时无法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这时他们就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不能成为犯罪主体。 单位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比如某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这就可能构成单位犯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