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我前段时间向慈善机构进行了一笔捐赠,听说捐赠在税收方面有优惠政策,但不太清楚具体情况。我想知道捐赠能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是所有捐赠都能享受吗,在申报这些优惠时又有什么流程和要求呢?
展开


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了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它能让捐赠者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税收减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企业和个人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企业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里的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符合法律规定的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也就是说,如果企业的年度利润总额是100万元,那么在当年,企业进行公益性捐赠,最多可以有12万元的捐赠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如果捐赠超过了12万元,超出部分可以在未来三年内继续扣除。 对于个人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例如,个人当月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元,那么其捐赠在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可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同时,对于一些特定的捐赠项目,国务院可能规定可以全额税前扣除。 在享受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时,捐赠者需要注意取得合法有效的捐赠凭证,如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部门印制并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等。这样在进行纳税申报时,才能顺利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