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有什么区别?
我自己经营着一家小店,之前一直不太清楚个体和小规模纳税人在纳税方面的差异。我想知道这两者在税率、纳税申报方式、税收优惠等方面到底有哪些不同,了解这些差异能帮助我合理规划税务,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展开


个体和小规模纳税人在纳税方面存在多方面的区别。 首先,概念不同。个体工商户是一种经营组织形式,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而小规模纳税人是增值税上的概念,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 在税率方面,个体工商户如果是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有13%、9%、6%等不同档次;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通常为3%,在疫情期间还享受过1%的优惠征收率,部分特殊业务适用5%的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一般为3%(同样有疫情期间1%等优惠)和5%。此外,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而公司制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一般税率为25%。 纳税申报方式上,个体工商户规模较小的可以定期定额征收,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方法核定其一定期限内的应纳税额;也可以查账征收,根据自己的会计账簿记载进行纳税申报。小规模纳税人一般是查账征收,按季申报增值税,但也可以选择按月申报。 税收优惠政策上,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而个体工商户如果符合小规模纳税人条件也能享受该优惠,同时,个体工商户还可能享受一些地方针对个体经营的优惠政策,比如部分地区对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一定期限内的税收减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经营所得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这些规定为个体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纳税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