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办案程序规定全文是怎样的?


税务稽查办案程序规定在保障税收征收管理秩序、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税务稽查案件办理程序规定》是规范税务稽查办案程序的重要依据。 首先是选案环节。税务机关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案源信息,选案部门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确定待查对象。选案的来源可以包括专项检查、上级交办、群众举报等。比如,税务机关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对某行业的专项税务稽查,就会从该行业的企业中选取待查对象。这一环节依据的是《税务稽查案件办理程序规定》中关于案源管理的相关规定,目的是确保稽查对象的选取科学、合理。 接着是检查环节。检查人员会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被查对象进行检查。他们可以采取实地检查、调取账簿资料、询问当事人等方式收集证据。例如,检查人员可以到企业的经营场所进行实地查看,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也可以调取企业的会计账簿、凭证等资料进行详细审查。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必须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且要为被查对象保守商业秘密。这是依据规定中关于检查实施的相关要求,保障检查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然后是审理环节。审理部门会对检查部门移交的案件进行审理,主要审查案件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程序是否合法等。如果发现问题,审理部门会要求检查部门补充调查或者重新处理。例如,如果审理发现证据不足,就会要求检查人员进一步收集证据。审理环节依据的是规定中关于审理的具体规则,确保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最后是执行环节。执行部门会根据审理结果,对被查对象下达税务处理决定书、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文书,并督促其履行。如果被查对象不履行,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冻结银行账户、扣押财产等。执行环节依据的是规定中关于执行的相关内容,保障税务处理决定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总之,《税务稽查案件办理程序规定》对税务稽查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规定,既保障了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也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