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纳税义务是怎样的?
我不太清楚自己算居民个人还是非居民个人,也不知道这两者在纳税义务上有啥区别。我平时有一些工资收入,偶尔还有点兼职收入,想了解下不同身份在纳税方面到底有啥不一样,该怎么去履行纳税义务。
展开


在我国的税收体系中,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纳税义务是不同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这里的“有住所”并不是简单指有房产,而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也就是说,即使你在国外工作但户籍在中国,并且家庭等主要经济利益关系也在中国,那你就算居民个人。 而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比如一个外国人来中国短期出差,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时间不满183天,那他就是非居民个人。 接下来看看两者的纳税义务。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不管你的收入是来自国内还是国外,都需要按照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来交税。打个比方,一个中国居民在国内工作有工资收入,同时在国外有一笔投资收益,这两部分收入都要在中国纳税。 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他们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纳税。例如,一个外国专家来中国讲学,获得的讲学收入就需要在中国纳税,但他在自己国家的其他收入则不需要在中国交税。 总之,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在纳税义务上的关键区别在于收入来源地的范围。居民个人要对全球收入在中国纳税,非居民个人仅对中国境内收入纳税。这对于大家明确自己的纳税责任,合法合规履行纳税义务非常重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