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等联合发布声明明确的十种打击报复情形有哪些?

我想知道最高检等联合发布声明里明确的打击报复情形具体是哪十种。我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疑似被打击报复的情况,但不确定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所以特别想了解这十种情形的具体内容,好判断自己的遭遇是否在此范围内。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最高检等部门联合发布声明明确的打击报复情形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这十种打击报复情形:


第一种是直接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实施暴力伤害。这很好理解,就是通过殴打、伤害等暴力手段,对举报人或者其家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打击报复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种是采用威胁、恐吓、要挟等方式干扰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正常生活。比如打电话、发信息威胁举报人,让其不敢再继续举报,或者以举报人的家人安危相要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种是利用职权对举报人进行刁难、压制。有些单位的领导可能会利用自己的职务权力,给举报人穿小鞋,比如故意不安排工作、扣发奖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第四种是泄露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隐私信息。举报人在举报过程中,可能会留下自己和家人的一些信息,如果有人将这些信息泄露出去,导致举报人及其家人受到骚扰或者其他不良影响,这也是一种打击报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第五种是对举报人进行恶意举报、诬告陷害。有些人可能为了报复举报人,会故意捏造事实,对举报人进行虚假举报,意图使举报人受到法律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六种是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设置障碍,阻碍举报人正常发展。比如在工作中不给举报人晋升机会,在学校里故意刁难学生举报人等。这种行为侵犯了举报人平等发展的权利。


第七种是通过网络等媒体对举报人进行恶意诋毁、诽谤。在网络时代,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一些人会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诋毁举报人的名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第八种是对举报人及其近亲属进行经济制裁。例如,停止发放工资、奖金,或者在经济合作中故意刁难举报人及其家人等。这严重影响了举报人及其家人的经济生活。


第九种是对举报人所在单位或者组织进行报复。比如因为某个单位的员工举报了某些问题,就对该单位进行无端的检查、处罚等。这不仅会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转,也会间接打击举报人。


第十种是其他损害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的行为。这是一个兜底条款,以应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无法完全列举的打击报复情形。只要是损害了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的行为,都可以认定为打击报复。


了解这些打击报复情形,有助于举报人在遇到问题时及时识别,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能让相关部门更好地对打击报复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理,保障举报制度的正常运行。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

交通事故起诉对方,对方一直在外地该怎么办?

我遭遇了交通事故,现在想起诉对方索赔,但对方一直在外地,我没办法当面和他协商解决。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具体该怎么操作,是等对方回来还是有其他办法?希望了解下相关的法律途径和应对方法。

如何合法追债且不违法,对于欠钱人不还钱有哪些处理步骤?

我把钱借给别人,到了约定时间对方却不还。我不想把关系闹太僵,但又想把钱要回来。想知道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追债,具体的处理步骤是什么呢?要是对方一直拖着不还,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

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该怎么办?

我借给一家公司一笔钱,现在到期了,公司却表示还不上。我很担心这笔钱打水漂,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作为债权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是直接去法院起诉,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

起诉后借条丢了该如何处理?

我之前因为对方借钱不还起诉到法院了,结果这两天突然发现借条找不到了。特别着急,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还能不能证明对方借了我的钱,会不会影响最后的判决结果,有没有什么补救办法。

邻居打架是如何定罪量刑的?

和邻居因为一点小事起了冲突,双方动了手,现在有点担心会有严重后果。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邻居之间打架到底是怎么定罪量刑的?是看受伤程度还是有其他标准,希望能详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商品房合同必须备案吗?

最近在考虑买房,和开发商签了商品房合同。但对合同备案这块不太清楚,不知道是不是必须要备案。担心不备案会有什么问题,也想知道备案对自己权益有啥影响,所以想问问商品房合同是不是必须得备案呀?

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是什么意思?

我被法院判了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不太懂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用坐牢了吗?这一年时间有什么限制和要求吗?如果违反了会怎样呢?希望有人能给我详细解释一下。

赡养费是否可以判决按年度支付?

我是子女,目前需要支付父母赡养费。我经济情况不太稳定,一次性支付或者按月支付压力都有点大,所以想了解下,在法律上,赡养费能不能由法院判决按年度支付呢?我很想知道相关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完税证明开具是否要在申报、缴费后隔天才能开?

我刚完成了纳税申报和缴费,想开具完税证明,但不清楚是不是必须要等申报、缴费完成后的第二天才能开。我着急用这个证明去办其他事,所以想了解一下具体的开具时间规定。

盗窃数额不大,行政处罚后会有案底吗?

我前段时间因为一时糊涂,盗窃了别人财物,数额不大,被行政处罚了。现在我特别担心会留下案底,这会对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到底会不会有案底呢?

无犯罪证明从哪里开具?

我打算出国工作,对方要求提供无犯罪证明。但我不清楚该去哪里开具这个证明,也不知道具体的流程和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如何判断是遗产分割还是家庭赠与?

家里老人去世后,对名下的房产等财产进行了分配。我不太清楚现在这种情况到底算遗产分割,还是家庭里的一种赠与行为。我想知道这两者该怎么区分,有什么法律依据可以判断现在的情况属于哪种,心里一直很困惑,希望能得到解答。

个人隐私受侵犯报警需要哪些证据?

我感觉自己的个人隐私被侵犯了,想去报警,但是又不清楚需要准备哪些证据。万一证据不足,警察不受理就麻烦了。所以想问问大家,在这种个人隐私被侵犯的情况下,报警的话具体需要提供哪些证据才比较有效呢?

个人如何购买养老保险?

我想给自己买份养老保险,保障晚年生活,但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操作。我不清楚是该去保险公司买,还是通过其他途径。也不知道购买时要注意些什么,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希望了解个人购买养老保险的具体流程和要点。

申请陈述和申辩违章是否有用?

我收到了违章通知,但是我觉得这个违章判罚不太合理。我想申请陈述和申辩,可又担心没什么用。所以我想了解下,在这种情况下,申请陈述和申辩违章到底有没有用呢?

征管法实施细则中关于退税是如何规定的?

我在纳税之后,发现可能存在多缴税款的情况,想要申请退税。但不太清楚征管法实施细则里对于退税的具体规定,比如退税的条件、流程、时间限制这些方面,希望能了解一下相关内容。

独生子女证和现名不符该怎么办?

我之前办了独生子女证,但后来改了名字,现在独生子女证上的名字和我现在的名字不一样了。我担心这会影响之后一些和独生子女相关的权益。我想知道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需要走哪些流程呢?

买房购置税是多少?

我打算买套房子,听说买房要交购置税,但不知道具体是多少。不同类型的房子、不同的购房情况,购置税是不是不一样呢?我特别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好提前做好资金准备。

返租商铺退款请律师需要多少钱?

我买了返租商铺,现在想退款,但是不太懂法律流程,打算请律师帮忙处理。我就想了解下,在这种返租商铺退款的事情上,请律师大概要花多少钱,费用是怎么算的呢?

行人横穿马路被撞死,司机要坐牢吗?

我开车的时候,有个行人突然横穿马路,我没来得及刹车把他撞死了。我特别害怕,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我会不会因为这个事情坐牢啊,想了解下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