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盗窃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家里有人可能涉嫌盗窃,虽然是亲人但还是想了解一下,如果真的构成盗窃罪,在法律上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心里也好有个底,不知道是按一般盗窃罪标准,还是有针对亲人盗窃的特殊标准,希望能弄清楚。
展开


在我国法律中,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对于亲人之间的盗窃行为,其立案标准在本质上和一般盗窃罪的立案标准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处理上会有一些特殊的考虑。 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一般来说,达到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公安机关就会立案处理。不过,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具体的数额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其次,对于亲人之间的盗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这里的“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通常是指盗窃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亲属强烈要求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况。也就是说,在司法实践中,亲人之间的盗窃案件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会一概而论地按照普通盗窃罪来处理。比如,家庭成员内部因为矛盾引发的偶尔盗窃行为,且数额不大,通常会以调解、教育等方式解决,而不是直接立案追诉。但如果盗窃行为性质恶劣,如多次盗窃、盗窃后挥霍导致家庭重大损失等,还是可能会被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