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违停自己醉驾致死该如何赔偿?


在这种对方违停,自己醉驾致死的情况下,赔偿问题需要依据事故责任的划分来确定。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概念。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0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其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其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在对方违停自己醉驾致死的案例中,通常醉驾方自身存在严重过错。醉驾是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极大地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而对方违停也存在一定过错,违停会占用公共道路资源,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不过其过错程度相对醉驾而言较小。所以,很可能醉驾方承担主要责任,违停方承担次要责任。 赔偿方面,涉及到民事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79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在确定责任比例后,双方按照责任比例承担相应的赔偿金额。比如,如果醉驾方承担70%的责任,违停方承担30%的责任,那么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费用就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分担。 总之,具体的赔偿金额和责任划分需要由交警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后,再通过双方协商或者法律途径来最终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