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检察院不批捕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盗窃罪检察院不批捕,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从对犯罪嫌疑人的处理来看,公安机关在接到检察院不批捕的通知后,必须马上释放犯罪嫌疑人。这是《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这就保障了犯罪嫌疑人不会被无端羁押。 其次,关于案件后续走向。如果是因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而不批捕,那司法程序就会终结,公安机关会进行行政处罚,如果受害人不自诉,就不再走法院程序。比如,小偷偷了价值较小的物品,情节很轻,就可能属于这种情况。 若以构成犯罪但无逮捕必要为由不批捕,案件司法程序不会终结,仍然会提起公诉。这意味着虽然暂时不逮捕,但犯罪嫌疑人还是要面临法律审判,法院会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判决。比如,犯罪嫌疑人可能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综合考虑认为不需要逮捕。 要是因为证据不足不批捕,公安机关就要变更强制措施,继续侦查,等证据充分后再提起批准逮捕申请。案件是否提起公诉要看公安机关后续侦查情况。比如,案件刚开始证据不充分,经过侦查找到了关键证据,就可能再次申请逮捕并提起公诉。 另外,如果检察院在收到公安机关执行汇报后,发现不批捕决定有误或不当,有权提出复议申请,但被羁押的嫌疑人必须立即释放。同时,公安机关还可能进一步侦查,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会主动撤销案件。 总之,检察院不批捕不代表犯罪嫌疑人就没事了,案件后续走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关概念: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