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后多长时间可以提起诉讼,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我之前申请了行政复议,现在对复议结果不太满意,想提起行政诉讼,但不清楚在行政复议之后多久能去起诉,也不知道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希望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好确定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
展开


在行政复议之后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里所说的“不服复议决定”,意思就是当事人对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结果不认同,比如认为复议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不合理,或者改变原行政行为后仍然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等情况。 其次,如果行政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过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逾期不作决定”指的是行政复议机关超过了法定的复议期限,却没有给出复议结果。比如,按照规定复议期限是六十日,但六十日过去了,复议机关既没有作出复议决定,也没有告知申请人延期等情况。 另外,我们要清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行政复议是向作出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其他法定机关提出重新审查的申请;而行政诉讼则是向人民法院提起,由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行政争议时,要注意把握好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节点,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