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编写具备法律效力的借款合同有哪些技巧?

我最近有借款给别人的打算,想写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款合同,又怕自己写得不对。不太清楚合同里到底该写些什么内容,要注意哪些要点才能保证合同有效,所以想了解编写具备法律效力借款合同的技巧。
展开 view-more
  • #借款合同
  • #法律效力
  • #合同编写
  • #合同技巧
  • #法律要点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编写具备法律效力的借款合同,有以下要点和法律依据。 首先,合同主体要明确。要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这能确保在法律上能准确确定双方身份,方便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处理。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明确的主体是合同有效的基础。 其次,借款金额要清晰。不仅要写小写金额,还要有大写金额,避免金额数字产生歧义。比如在一些纠纷中,就曾因金额书写不规范导致双方对借款数额各执一词。 再者,借款时间期限和还款时间需明确。要写清借款的起止年月日以及明确的借款期限,还有还款的具体年月日。这能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时间范围。 然后,借款利息要约定清楚。要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以及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不过要注意,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否则要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这是《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的规定。 另外,借款本息偿还的时间及付款方式也要注明。比如是一次性还清还是分期偿还等。 最后,合同必须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这能证明合同是其真实意思表示。 从法律依据来讲,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所以,签订借款合同的双方都得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才行。 相关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简单说就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公序良俗: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也就是大家都要遵守的基本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 民事行为能力:就是能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不同年龄段和精神状态的人,民事行为能力不同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