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有哪些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注册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注册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商标侵权的几种常见行为。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商标侵权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别人没有经过您的同意,在和您所经营商品相同的商品上用了和您一模一样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用了和您商标很像、容易让消费者搞混的商标,那就算是侵权了。比如,您有一个“美味糕点”的商标用于糕点类商品,别人未经允许在蛋糕上也用“美味糕点”,或者用“美昧糕点”在面包上,这都可能构成侵权。 其次,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也属于侵权行为。即使销售者可能并不清楚所销售的商品是侵权商品,但只要实际上销售的是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就构成了侵权。不过,如果销售者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虽然仍要承担停止销售等责任,但可能不用承担赔偿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同样是商标侵权行为。商标标识就好比是商标的“身份证”,私自制造或者售卖别人的商标标识是不被允许的。例如,有人私自印刷带有知名品牌商标的标签拿去卖,这就是侵权。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这种行为也被称为“反向假冒”,同样构成商标侵权。比如,把别人名牌衣服上的商标拆下来,换上自己的商标再卖出去。 还有一种情况,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也属于商标侵权。比如,为侵权商品提供仓储、运输等服务,而且知道这些商品是侵权的。 最后,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商标侵权。这种情况比较宽泛,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等来判断。 总之,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当您遇到可能的商标侵权情况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