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是该找司机还是车主赔偿?


在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上,究竟是找司机还是车主赔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明白几个基本的法律概念。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要依据的是谁对事故的发生存在过错,以及谁在事故中有侵权行为。一般情况下,如果司机就是车主,那么赔偿责任自然由其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这里的侵权人通常就是指在事故中有过错的司机。 然而,当司机和车主不是同一人时,情况就相对复杂一些。如果车主将车借给司机,车主没有过错,比如司机有合法驾驶资格、车辆不存在安全隐患等,那么通常由司机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车主存在过错,例如明知道司机没有驾驶证还把车借给他,或者车辆本身有故障却没有告知司机等,那么车主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依据同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另外,如果是在雇佣关系中,司机是受车主雇佣开车,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这里的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一般先由车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司机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车主可以向司机追偿。 总之,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各方的过错程度。在实际处理中,建议及时报警,由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责任划分。如果涉及赔偿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