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残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
我前段时间遭遇了交通事故,身体受了伤。现在想了解下交通事故伤残等级是怎么划分的,这关系到后续的赔偿问题,我想提前有个底,不然心里一直没谱,不知道该按照什么标准去争取合理赔偿。
展开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划分标准是用来确定因交通事故导致的身体损伤程度的规则,它在交通事故处理中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伤者能获得的赔偿金额。伤残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一级是最严重的,十级是相对较轻的。 在我国,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鉴定主要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这个标准综合考虑了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来确定伤残等级。 比如,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方面,如果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这就属于一级伤残;而精神障碍或者轻度智能减退,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轻度受限,则可能被评定为十级伤残。 在面部损伤上,容貌毁损(重度)是一级伤残;面部条状瘢痕形成(宽度达0.2cm),累计长度达6.0cm,其中至少3.0cm位于面部中心区,可能被评为十级伤残。 肢体损伤中,三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属于一级伤残;双上肢长度相差4.0cm以上,则可能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当发生交通事故后,伤者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伤残鉴定。一般是在治疗终结后,由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来进行评定。鉴定时,伤者要提供病历、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鉴定结果出来后,就可以依据伤残等级来计算赔偿数额,要求责任方进行赔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