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如何进行伤残鉴定以及应该怎么处理?
我遭遇了交通事故,身体受伤了,听说可以做伤残鉴定来争取合理赔偿,但我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去进行伤残鉴定,之后又该怎么处理后续事宜,希望了解一下详细的流程和办法。
展开


在交通事故里,伤残鉴定是确定伤者伤残程度、获取合理赔偿的重要环节。以下为你介绍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及后续处理的相关内容。 首先,了解一下伤残鉴定的时机。一般而言,需要在治疗终结后进行。治疗终结指的是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比如骨折患者,在骨折愈合、拆除固定装置且经过一段时间康复后,身体状况相对稳定了,就可以考虑进行鉴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九十二条,因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需要进行伤残评定、财产损失评估的,由各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资质的机构进行。 接着,是选择鉴定机构。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选择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也可以通过法院指定。具有资质意味着该机构经过了相关部门的认证,具备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来进行准确的鉴定。自行选择时,要注意查看机构的资质证书等相关文件,确保其鉴定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然后,准备鉴定所需材料。通常包括入院记录、出院记录、病历本、诊断证明书、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X片、CT及诊断报告等。这些材料能全面反映伤者的受伤情况和治疗过程,是鉴定的重要依据。 最后,关于后续处理。拿到伤残鉴定报告后,如果双方能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可以签订赔偿协议。若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伤残鉴定报告将作为重要的证据,帮助伤者争取合理的赔偿,赔偿项目可能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