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双方都有喝酒的情况下责任怎么划分?


在交通肇事中,如果双方都有喝酒的情况,责任划分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具体的事故情形来确定。 首先,我们要明白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在双方都喝酒的交通肇事中,交警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划分责任。其一,会考量双方的违法行为。喝酒驾驶本身就是严重的违法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饮酒后不得驾驶机动车。如果一方除了酒驾之外,还有其他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比如闯红灯、超速、逆行等,那么这一方可能会承担更重的责任。其二,会分析双方的过错程度。虽然双方都喝酒了,但过错程度可能不同。例如,一方饮酒量较少,对驾驶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另一方饮酒量很大,处于醉酒状态,明显对驾驶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那么醉酒的一方过错程度可能更大。其三,会结合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要确定双方的喝酒行为以及其他违法行为与事故发生之间的因果联系。如果一方的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那么这一方通常要承担主要责任。 具体的责任划分一般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如果一方的违法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唯一原因,那么这一方承担全部责任;如果双方的过错相当,作用基本相同,那么可能会认定为同等责任;如果一方的过错在事故中起主要作用,另一方起次要作用,那么就会划分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总之,在交通肇事双方都喝酒的情况下,责任划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交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和判断。当事人如果对责任划分结果有异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